去年9月30日,聊城市公共自行車項目正式啟動,聊城市民又多了一種方便快捷的綠色出行方式。時至今日,騎車出行已成水城時尚。一年來,公共自行車已經完全融入市民生活,成為市民必不可少的交通工具,也逐漸成為綠色出行生力軍。聊城市推出公共自行車出行系統,旨在解決公交出行的“最后一公里”問題,同時也是為了倡導低碳、環保的交通理念。項目啟動以來,越來越多的人選擇騎自行車出行,環保理念深入人心。刷卡取車,一路騎行,”小橙車“已成為水城流動的文明符號。
綠色出行風氣濃
“公共自行車投入運營這一年來,深受廣大市民歡迎。截至目前,我們共發放租車卡7萬多張,市民累計騎行達到550萬次。日均騎行量多的時候可以達到3萬次。”9月22日,聊城公交集團公共自行車有限公司常務副經理王琳告訴記者。
去年,聊城市將要開通公共自行車的消息傳出之后,就引發了市民的普遍關注,首批1萬輛公共自行車投入運營之后,立即成為了市民的“寵兒”,橘黃色的自行車穿梭在水城的大街小巷,成為宣傳引導市民綠色出行的流動宣傳車。為保證公共自行車正常運轉,每天從早6點到晚9點半,公共自行車樁點都有工作人員進行巡檢、維護、保潔。目前,工作人員實行兩班制,每天15.5個小時的維護時間實現了常態化。“公司的監控平臺會對數據進行分析,哪個站點使用率高,哪個時間段車輛緊張,在運營過程中都會體現出來,我們就能對癥下藥。”王琳告訴記者。像市醫院、三中等站點,附近單位多,人流量大,上下班時間滿樁、空樁問題就較為突出,因此,每天早上8點以前,公司就會安排工作人員調度周轉車輛,站點滿樁之后立即轉移部分自行車,讓市民到達站點之后都能及時還車。
市民真正得實惠
“騎自行車挺好,非常方便。”采訪中,市民于女士告訴記者。一年來,越來越多的市民喜歡上了這種綠色出行方式,租車卡也在不斷辦理,“每天都會有市民辦新卡,這幾天每天都會辦理一百多張。”工作人員代明明告訴記者。
市民于女士家在利民路上,在開發區一家單位上班,這一年來,家里人都已經喜歡上了騎行出門。“騎自行車不用擔心路上堵車,還鍛煉了身體,減少了污染,應該大力提倡。”于女士說。聊城市在正式開通公共自行車項目時,就已經明確這是公益項目,自行車一小時以內租用免費,“運營一年以來,公司只有一小部分收費費用,完全依靠政府投入。”王琳說。目前城區投放的公共自行車為1萬輛,基本能夠滿足市民出行需要。為保證自行車利用更加合理,自行車公司通過分析一年來的數據,將對部分站點設置進行調整,對部分站點的車輛數量進行重新分配,以方便更多市民出行。
設施升級更完善
“下個月,我們就可以實現掃碼租車了。”王琳告訴記者。為跟上公共交通的發展步伐,自行車公司將開通掃碼租車業務,目前正在調試階段。
“這幾天的熱線電話很多都是咨詢掃碼租車的,大家對自行車的發展動向都非常關注。”代明明說,因為公共自行車關系到大家的切身利益,所以市民關注度比較高,也經常有市民建議開設新站點,站點出現故障也會有市民及時撥打熱線反映。
公共自行車項目投入運營以來,管理不斷完善,所有站點都安裝上了攝像頭,并和公安系統實現了聯網。公共自行車運營這一年來,出現過一些故意破壞車輛的不文明行為,很快引起了市民共同譴責。慶幸的是,在全社會的共同努力下,這種不文明行為越來越少,更多的人選擇主動協助維護站點。“我們呼吁大家共同來愛護公共自行車,不要占用自行車停車位,未成年人不要騎車,共同營造一個綠色的出行環境。”王琳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