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修人員對公共自行車站點的公共自行車進行檢查。
維修人員每天工作十余個小時,預計月底前完成
12月15日,記者從濰坊市公共自行車管理中心了解到,目前我市公共自行車使用年限最長的已經超過了四年。為了確保市民正常騎行,日前運營單位開始對市區全部公共自行車及公共自行車站點進行維修保養。記者在維護保養現場看到,維修人員冒著嚴寒加班加點工作,平均每人每天要維護四五十輛公共自行車,工作時間長達十余個小時。相關負責人表示,此次冬季維保計劃在12月底前全部完成,目標就是不讓一輛病車、壞車上路。
現場 十多道工序不能落
12月15日上午,記者來到公共自行車維修保養場地,十幾名維修人員正在忙碌著,嚴謹有序地對公共自行車進行維護保養。
維修人員徐立明正在維護保養一輛公共自行車。記者看到,他先是檢查了鏈條,覺得有點松,緊了緊后上了油。隨后又檢查了一下把立,這里保證著車把安全,同樣不能馬虎。隨后,又把車前剎、后剎檢查了一遍,把車剎調到了最舒適的程度。接著,又把車子的快拆檢查了一遍,后面還有車座、車輪、腳蹬、中支撐等,該緊的緊該松的松,該上機油的上機油,這一系列動作非常熟練。
“盡管天氣挺冷的,但忙活完這一輛公共自行車,身上就活動開了,連續維修十幾輛車,身上就能感覺到發熱了。”徐立明說完,又推過來一輛車,開始有條不紊地忙碌起來。
徐立明告訴記者,有的公共自行車不一定有故障,但維保的過程中不敢有絲毫馬虎,接過一輛車來,他們都會檢查維修車架、傳動、車輪、剎車及其他一些重點部位,十多道工序一個都不能落。
徐立明說,這次對車輛的維護保養要求非常嚴格,他對自己的要求也很高,經過他的手維保的車輛,他力爭要像新車子一樣,讓市民能夠有最舒適的騎行體驗。
辛苦 提前上班推遲下班
記者注意到,徐立明完整地維保完一輛公共自行車,時間差不多在15分鐘,他顧不上休息,忙完這一輛,接著再對下一輛車子進行維保。
徐立明告訴記者,以前他也是做維修工作,但并不是維修自行車,本以為維修自行車很簡單,但真正工作以后才發現,需要學的東西太多了,而且非常辛苦。
“剛來這里時要想完整維保一輛公共自行車,時間怎么都得在半個小時以上,而且經常受傷,我們這些維修人員之間也經常互相學習,如何能更快更好地修車,發明了一些專門的維修工具,效率這才提了上去。”徐立明說。
維保一輛公共自行車,看上去花費的時間不長,但真正干起來就會發現沒那么簡單。這段時間要求對全市的公共自行車進行全面的維保檢修,維修工人經常加班加點。徐立明告訴記者,他們每天正常的工作時間是8個小時,現在都是提前上班推遲下班,每天要工作十余個小時。
市公共自行車運營單位的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全市的公共自行車數量太過龐大,而冬季騎行對自行車的要求又非常高,為了不耽誤市民的正常騎行,他們只能加班加點地工作。維修工人每天都是冒著寒冷的天氣連續工作,每人每天要維保四十到五十輛公共自行車。
部門 排除車輛故障,不讓一輛病車、壞車上路
當天,記者從市公共自行車管理中心了解到,我市公共自行車項目自2013年10月29日投入運營,2013年、2014年完成兩期建設,2015年、2016年又進行了調整加密,目前累計投資達到3億元之多,共建成1200個站點,50200個鎖車器,投放32400輛自行車。
公共自行車因為便捷、環保倍受市民的青睞,解決了出行最后一公里的難題,持卡市民的數量也不斷攀升。截至目前,我市的公共自行車已經穩定運營接近1500天,辦理各種借車卡44萬余張,累計騎行超過2億人次,累計騎行時間超過8000萬小時。其中掃碼租車會員5.2萬人,每日借車平均20萬人次左右。
市公共自行車運營單位的相關負責人介紹,這些公共自行車當中,使用年限最短的超過1年,最長的已經超過了4年。為了確保公共自行車的安全正常使用,給市民更好的騎行體驗,他們啟動了此次維保工作。此次維保工作主要是針對站點鎖具和車輛車架、傳動、車輪、剎車等開展檢查維護保養,并對部分車輛的鏈條加強潤滑與調節,排除車輛故障,不讓一輛病車、壞車上路,計劃在12月底前全部完成。
這位負責人介紹,對公共自行車的維護保養其實一直都是日常工作,每年在冬季和雨季來臨前,都會安排一次大規模的維保檢修。另外,平時運營單位還有一支百人左右的巡檢隊伍,每天在站點上對車輛進行檢查,假如發現故障車輛,會及時通過系統報備后臺調度中心,安排調度車把故障車運回維保場地維修保養。同時,市民還有很多渠道可以向運營單位反饋故障車信息,既可以撥打熱線電話、通過qq群反饋,也可以到濰坊公共自行車的官方網站上反映,而且還可以通過微信和vv等渠道反映。
“正是因為有這么多渠道做保證,目前使用中的公共自行車,故障率并不是很高。”這位負責人說。
提醒 發現不文明行為可撥打24小時服務熱線
這位負責人介紹,目前我市的公共自行車平均每輛每天的使用次數為8次,在部分繁華路段,每輛公共自行車每天的使用頻率能高達十幾次,在這么高強度的使用頻率下,除了運營單位的日常維保,更需要市民養成良好的騎車習慣。
公共自行車在我市運行四年以來,總體的運行狀況非常良好,但故意損車、毀車的現象偶有發生,讓工作人員非常痛心。徐立明說,有時候看到送來維修的公共自行車,明顯不是日常騎行中的正常磨損故障,而是被人惡意損壞,他感覺非常心疼,特別希望市民在享受公共自行車便利的同時,也能對其多加愛護。
記者了解到,市民平時一些不經意的壞習慣,都可能對公共自行車造成較為嚴重的損壞。比如說坐在停放在車樁上的自行車上空騎,特別容易造成鎖車器鎖頭損壞、車銷和鎖具損壞、鎖車器晃動、自行車支撐變形、鏈條松動、鏈條盒變形產生噪音等,這類問題占車輛故障的半數以上。此外,車座人為劃破、前筐承載兒童或承載重物造成車筐破損等問題也不少。其它還有如騎自行車下路牙石造成車圈變形、野蠻騎行造成鏈條斷裂以及機動車輛碰撞站點停放區的自行車、機柜、鎖車柱等問題。
這位負責人提醒,公共自行車屬于城市公共設施,每個市民都應該自覺愛護。如果廣大市民發現公共自行車被破壞。或者出現不文明使用自行車的情況,可以撥打濰坊公共自行車24小時服務熱線4000636776進行反映,對于惡意損毀公共自行車的行為,將按照相關條例予以處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