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了,來了,它來了,共享助力自行車來安慶了。
1月17日,500輛助力自行車投放安慶城區,計劃到今年6月份,城區將投放10000輛。
體驗:助力更輕松 借還須進“樁”
振風大道、葉祠路、新河路、天柱山東路……一夜之間,助力自行車的站點在市區“遍地開花”,第一批50個站點、500輛助力自行車已經投放完畢,它將成為我市新的公共交通工具。
1月18日,記者來到其中一個站點——筑夢新區,只見一排車鎖在藍色的地樁上,車輛綠白相間,外形和自行車類似,但在座凳下多了一個電瓶,故而被稱為助力自行車。
車輛后座設有二維碼,掃描之后下載APP,根據提示操作,掃碼租車成功。
通過體驗騎行,記者發現,相較于一般的自行車,助力自行車騎行確實更為輕松、省力。“它通過蓄電池助力,能夠滿足3到10公里的出行范圍,蓄電池冬天的續航能力為40公里,夏天可達60公里。”安慶市有樁助力車項目負責人陳亮介紹。
在使用費用方面,陳亮介紹,租賃車輛免押金,且享受首5次使用免費。若包年使用為399元/年;單次使用則2分鐘內免費,20分鐘內收費2元,每超10分鐘加收1元,每日每單30元封頂。
使用完畢之后,車輛必須進“樁”才能結束訂單。“無論借與還都必須進入站點樁內,這樣能有效避免亂停亂放,確保管理有序。”陳亮說。
投放:計劃設600個站點 市民可申請布點
“我們的服務范圍東至碧桂園,西到集賢路,南到沿江路,北到中山大道。”陳亮打開APP向記者介紹,未來會分階段建設、分批次投放,計劃到今年6月,城區將投放10000輛租賃助力自行車,新建固定停車設施站點600個以上。
新站點的布點市民可參與其中。
“如果市民經常出沒地沒有站點的話,可在APP上申請布點,申請人數一旦超過50人的話,我們會報備主管部門在此增設新站點。”陳亮解釋。
陳亮所在的安慶盛安科技有限公司就是負責安慶的項目,其服務內容包括提供自行車、站點固定停車設施、運營系統并負責所有站點、系統的建設、安裝、調試,同時負責項目的運營、管理和維保。運營期為5年,運營期內對企業的服務質量等實行年度考核,確保服務質量。
管理:安全有保障 不文明使用將受懲戒
隨著城市建設的快速發展,市民對于城市交通公共服務的需求越來越多樣化,助力自行車在解決城市交通出行“最后一公里”問題、緩解城市交通擁堵等方面將發揮積極作用。但之前風靡各大城市的共享單車因無序投放為城市管理帶來了諸多困擾,安慶又將如何確保管理到位、安全有保障?
“對投放車輛有一系列的要求。”陳亮介紹,比如車輛本身必須通過CCC認證,輪胎是免充氣、免維護的整體輪胎;比如車載智能鎖具有GPS及北斗雙定位功能,具有GPRS通訊功能,還具有臨時鎖功能等;另外還對每一輛車購買了公眾責任險……陳亮舉例,“比如騎行過程中發生交通事故,那么騎行人第一時間要報警定責,保險公司可介入理賠。”
對車輛的日常管理也有嚴苛的要求。比如,24小時后臺監控、24小時熱線電話服務,還有日常故障響應、車輛調度等等。
“另外對使用人也有要求,對不文明行為有一定的懲戒措施。”陳亮舉例,“比如使用后拒不歸位,我們會根據監控,由管理人員前往現場幫助車輛歸位,對使用人的懲戒,一方面是信用分會有所扣除,另一方面將扣取一定的調度費,調度費目前為8元每次。”